分类 推荐 下的文章

搞过 Java 桌面应用的同学都懂,写代码容易,发应用难。 过去要把一个 Java 应用打包成可安装的软件,得折腾 JAR、配置环境,还要想办法兼容 Windows、macOS、Linux,甚至 ARM64 设备。不同平台一套流程,搞不好还得维护多套构建环境,光是部署就够劝退一票人。


现在有了 jDeploy,这些麻烦统统解决。它把复杂的跨平台打包,变成了一个“点勾”的动作:一键生成原生安装包,用户下载即可双击安装。更关键的是,最近5.0版本发布,Win/Mac/Linux/ARM64 全平台覆盖,从传统 PC 到 Surface Pro X、树莓派等 ARM 设备,全都能一键搞定。

jDeploy 最大的亮点就是 全平台原生支持:


Windows:生成标准安装器,用户点几下就能装好。

macOS(含 ARM 芯片):自动打包 dmg/pkg,不用开发者额外处理。

Linux(x86/ARM64):直接生成适配的安装包,树莓派用户也能一键装上。

以前 ARM64 平台要单独配置工具链,现在只需在界面上勾选一下,安装包自动生成,彻底告别环境折腾。


CI/CD 无缝集成

jDeploy 还能直接融入你的 GitHub Action 流水线。 你只要在 workflow 里加几行配置:


一觉醒来,独立的 GitHub 没了!CEO 也没了!这也太戏剧性了。


今天一早,一则重磅新闻震撼了整个开发者圈子——


GitHub CEO Thomas Dohmke 突然宣布辞职,并透露 GitHub 将不再独立运营,而是整体并入微软新成立的 CoreAI 工程集团。


并且,微软也不会再为 GitHub 寻找新的 CEO。


简而言之:GitHub,从此不再是一家「独立运营」的公司了。

自 2018 年微软以 75 亿美元收购以来,GitHub 首次失去「子公司」身份,成为 CoreAI 的一部分。


Dohmke 将留任至年底协助交接,随后重启创业。


CoreAI 由前 Meta 高管 Jay Parikh 掌舵,目标是打造面向企业与开发者的「AI 智能体工厂」。


这就传递出一个重大信号:GitHub 的独立旗帜正式降下,全球最大代码托管平台正沦为微软 AI 时代的「武器库」。

一、简介

八月初代码就开发好了,然后就是一轮测试和验收。八月中旬,开始打包提交到AppStore审核。


结果磕磕绊绊,踩了一路的坑。起初天真地以为打包上传,只要有手就行。结果整个流程像是“九九八十一难”豪华套餐。细节我就不多说了,懂的都懂。


下面我将梳理从打包到提交AppStore审核的一整套流程。


先提一下用的技术栈,前端:UniApp,后端:Java,发布平台:iOS。即使技术栈不同,或者发布的是安卓平台,很多地方也是共通的。


文章篇幅有点长,请耐心看完,按照我的顺序来,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,直通待审核那一步。


二、IOS打包环节

2.1、苹果开发者账号

申请苹果的开发者账号,这一步很简单,不懂的自行搜索,有很多教程,基本是有手就行。


不过最难是准备688元,掏钱那一刻确实很难。付完钱,预计等待1-2天,官方就会给你发邮件,内容如下;

2.1、证书申请

这个稍微有点复杂;


首先,你得有一台Mac笔记本,command+空格,搜索“钥匙串访问”,并且打开它;


在页面左上角选择,证书助理->证书颁发机构请求证书...